核心提示: 4月18日晚间,粤宏远A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8.98%;归母净利润亏损4769.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608.57万元,同比大降172%。面对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日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收购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创智能")约60%股权,标志着这家房企正式跨界进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4月18日晚间,粤宏远A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8.98%;归母净利润亏损4769.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608.57万元,同比大降172%。面对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日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收购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创智能")约60%股权,标志着这家房企正式跨界进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公开资料显示,博创智能是国内智能注塑成型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研发、生产和销售全链条。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两度冲刺A股IPO未果——2012年启动上市辅导后,先后两次递交申请均以失败告终。粤宏远A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旨在将高端装备制造打造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尽管当前房地产主业承压,但公司财务状况稳健,为此次跨界布局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营地产业务基本停滞根据公告,粤宏远A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博创智能60%股份,交易完成后,博创智能将成为粤宏远A的控股子公司。今年1月2日,粤宏远A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的议案》。交易相关方于当日签订了《股份转让之意向协议》。公告称,本次签署的协议仅为意向性协议,最终收购股权比例、交易对方及交易价格等交易方案,尚需在完成审计、评估等工作后,由交易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并以各方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据悉,粤宏远A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次交易属于跨界重组。公司前身东莞宏远有限公司始创于1987年12月,1991年9月更名为“东莞市宏远发展有限公司”,1992年4月经股份制改组,1994年8月15日登陆A股市场,属于较早上市的老牌房企。从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信息看,除了房地产开发业务外,公司还涉及再生铅、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等环保业务,以及煤炭开采业务。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粤宏远A的地产业务基本停滞。据披露,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售的自营房地产项目较少,时代国际项目尚未开盘销售,同时,股权合作项目方面已售商品房本期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形也较少。对于本次重组,粤宏远A称,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本次重组,公司将进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近几年,粤宏远A的经营业绩不佳。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26亿元、12.12亿元、9.47亿元、3.52亿元,2023年大幅下降。同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41亿元、0.42亿元、0.66亿元,明显波动。根据刚刚公布的年报,2024年,粤宏远A实现营业总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8.98%;归母净利润亏损4769.84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608.57万元,同比大降172%;扣非净利润亏损5278.93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342.6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8.88万元,上年同期为-2.98亿元。年报称,公司2024年度业绩净利润为负值,主要是因为本期公司房地产业务方面的营业收入不高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所致,自营房地产在售项目为东莞桥头帝庭山花园,而东莞南城时代国际雍雅台项目尚未开盘销售,江苏昆山花桥项目待推售;同时,股权合作项目方面本期销售亦下降,已售商品房本期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形也较少,公司相应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博创智能多次冲击IPO均失败粤宏远A本次重组标的博创智能,曾多次有上市计划,但均以失败告终。博创智能成立于2002年12月26日,主要产品为智能注塑成型装备,智能注塑成型装备是加工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作母机,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告称,博创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排名位居前列,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多款产品先后列入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还是塑料机械行业入选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2年9月,博创智能就与中信证券签订A股IPO辅导协议,并于当年11月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但在2013年11月,上市辅导终止,原因是当时公司尚无法满足中信证券的内核要求。接受中信证券的上市辅导终止1个月后,博创智能接受英大证券上市辅导,但到2015年4月,上市辅导再次终止,博创智能称“当时境内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拟调整上市规划”。2017年11月,博创智能又与国金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在1年后又终止,博创智能称因申报时间安排未达成一致。紧接着,博创智能又与民生证券签订辅导协议,结果也是无果而终。2020年6月,博创智能再次与国金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并于2020年11月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在被抽中现场检查后,撤回了申请文件。2022年6月,博创智能再次踏上IPO征程,选择的依然是科创板。2024年6月27日,上交所终止对博创智能的IPO审查。至此,博创智能长达12年的IPO以失败告终。根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19年—2021年,博创智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7.51亿元、9.38亿元、11.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6270.06万元、6295.16万元、6231.46万元,归母净利润止步不前。2022年及2023年1—6月,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19亿元、4.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4.06万元、1724.71万元,波动明显。由此可见,博创智能IPO失败,并不令人意外。短期内公司将出现多业并存格局在粤宏远A于2025年1月份公布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有媒体向该公司提问: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寻求转型的机会,但为何最终选择了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转型?未来是计划只专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抑或多业务并存的格局?该公司回答称: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传统房地产业务增长空间有限。在此背景下,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争取实现业务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公司转型的方向是倾向于国家支持鼓励、合适体量的实体项目,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公司在转型路上潜在的可供选择的方向之一,公司选择转型是基于企业特点、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是一个匹配与协同共进的过程,目前拟并购事项仍处于尽职调查过程中,尚未最终定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而注塑成型装备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拟并购的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资源,其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期待通过并购推动公司在此领域布局并逐渐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公司称,关于未来的业务格局,如并购顺利,公司将加大对新业务的支持,专注于新产业发展,并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但短期内公司将会出现多业务并存的格局。公司将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动态、产业政策导向以及自身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业务结构和发展策略,以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上一篇:大龙地产2024年营收增长6% 聚焦核心区域谋转型
下一篇:深圳楼市清明假期“升温”!看房客户量攀升,新政助力购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