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地产到游戏网络,从矿业贸易到新能源,卧龙地产一直在寻求跨界转型,却依旧困难重重。
徐凡淋丨文
不甘被地产“套牢”的卧龙地产一直在寻求跨界转型的路上。
4月12日,卧龙地产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将拟出售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矿业”)90%的股权,彻底剥离矿业,全力发展新能源业务。
公告显示,上海矿业的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地产将不再从事矿产贸易业务。
从地产到游戏网络,从矿业贸易到新能源,卧龙地产一直在寻求跨界转型,却依旧困难重重。徐凡淋丨文不甘被地产“套牢”的卧龙地产一直在寻求跨界转型的路上。4月12日,卧龙地产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将拟出售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矿业”)90%的股权,彻底剥离矿业,全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公告显示,上海矿业的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地产将不再从事矿产贸易业务。今年3月26日,在证券保留地产的情况下,卧龙地产将公司更名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地产”),在一番“买买买”操作下,目前已接连控股4家新能源企业,并在2024年,在房地产和矿业业务外,实现其他业务营收6900万元。此次剥离上海矿产业务,从公司股价表现来看,卧龙地产近一年股价震荡向上,今年4月一度涨至7.48元/股,涨幅近70%。截至4月15日收盘,卧龙地产回落至6.59元/股,总市值46.16亿元,呈下跌走势。在房地产销量下滑,开发投资下降等影响下,卧龙地产“二代掌门人”陈嫣妮掌舵后,从地产到游戏网络,再从矿产到新能源,这已不是卧龙地产的第一次跨界转型,却始终未找到可长期稳定发展之路。转型新能源,卧龙地产方面表示,2025年将全力发展新能源板块业务,打通海外销售渠道,建立成熟团队,积累优质客户,加强全球化布局。净利润连续6年下滑公司官方资料显示,卧龙地产是一家典型的区域性房企,总部位于浙江上虞,具有31年发展历程,2007年挂牌上市,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以及矿产贸易业务。在上海、武汉、清远、绍兴、上虞等拥有11家控股及全资子公司,公司创始人与实际控制人是陈建成。卧龙地产曾先后获得“中国房地产最具发展潜力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品牌企业”、“浙江房地产开发企业20强”等称号,项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在202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一百强榜单中,卧龙控股集团以43.03亿元的营收跻身全省第40名,荣登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3年,陈嫣妮和父亲陈建成以95亿元财富荣登《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位居全球富豪榜第2321位。在2019年~2020年3年时间里,卧龙地产以每年摘地1宗的节奏新增3宗土地,其中2宗位于绍兴市上虞区,1宗位于武汉市东湖区。目前在售楼盘有清远博睿苑、武汉万诚府、绍兴石泗里。卧龙地产创始人陈建成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卧龙房地产做得挺好,但我一直在控制规模、控制风险,你可能不知道,卧龙房地产板块是没有贷款的,还有几十亿元的银行存款。”然而,辉煌属于过去,实际上卧龙地产2019年以来,不仅公司营收大幅缩减,净利润也从2019年的5亿多元一路降至2024年的4000万元水平,归母净利润已连续6年出现负增长。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卧龙地产已连续几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负数。卧龙地产财报显示,2022年,卧龙地产实现营业收入52.38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下降37.92%;扣非净利润3.295亿元,同比下降30.38%。其中,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16.27亿元,同比下降34.71%。2023年卧龙地产营业收入47.56亿元,净利润降至1.66亿元,同比下降46.78%。2024年,卧龙地产实现营业收入36.11亿元,同比下降24.08%;归母净利润首次跌破亿元,降至4086.29万元,同比下降75.15%;扣非后净利润为5159.59万元,同比下降68.37%。2024年,上海矿业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减少28.62%,净利润5518.5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归母为7.13亿元,净资产为1.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卧龙地产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65亿元,同比暴跌92.4%。剥离矿产业务2024年之所以还能实现盈利,离不开上海矿业的贡献。年报显示,2024年,卧龙地产矿产贸易业务营收占比达68.61%,房地产业务占比29.46%,合计占比超98%。其中,矿产贸易业务即上海矿业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净利润5518.52万元;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实现销售收入10.69亿元。其他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6900万元,营收占比不足2%。而上海矿业是卧龙地产3年前收购的项目。2022年1月,卧龙地产以6800万元现金,购买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矿业100%股权。在矿产贸易业务方面,上海矿产的主要以铜精矿为主,销售给国内冶炼厂。彼时收购时,卧龙地产称,基于长期发展规划与经营发展需要,交易完成将扩宽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短短三年时间,卧龙地产今年4月最新公告,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不再从事矿产贸易业务,彻底解决与卧龙控股的子公司浙江卧龙矿业有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卧龙地产年报中称,由于铜价是参照国内及国际两个市场而确定,铜需求因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动,铜下游市场需求也可能发生变化。2024年,上海矿业贸易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8.62%,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84%。对此,公司解释主要为铜精矿贸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所致。卧龙地产方面认为,2025年铜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铜精矿长单加工费大幅下降至每吨21.25美元,同比降幅达73.4%,创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了全球铜矿供应紧张和冶炼产能扩张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矿产贸易业务的机会与威胁并存,对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卧龙地产的地产业务持续萎缩,上海矿业作为卧龙地产营收最大的仰仗也将失去,跨界发展新能源能否成功,目前尚未可知。“二代千金”的转型路程不甘落幕的卧龙地产,近年已多次尝试跨界发展。早在2015年,浙商“二代千金”陈嫣妮从父亲陈建成手中接棒“卧龙系”后,卧龙地产就已经尝试在游戏、矿产等领域转型,但转型业务均难以对公司业绩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持,多年来主营的房地产业务也在持续萎缩。公开资料显示,陈嫣妮出生于1982年,曾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取得金融硕士学位。2016年开始,陈嫣妮为寻找更多元的利润赛道,一改卧龙地产往日风格,开始大胆尝试跨领域发展。2017年,卧龙地产成功收购广州君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海网络”)51%的股权,成为其大股东,开始了房地产和游戏网络双主业模式。2017年至2018年,卧龙地产在网络游戏上分别营收2.88亿元、8.18亿元,并在2018年总营收中,网络游戏占比攀升至28.89%。可惜,好景不长,2020年,君海网络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4%,亏损1.73亿元,这直接导致卧龙地产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13%,净利润减少8623.1万元。眼见游戏这条路走不通,陈嫣妮“快刀斩乱麻”,2021年开始出售游戏相关的股权,并表示 “网络游戏不再作为公司产业发展方面。”随后,2022年,卧龙地产看上了矿业,以近60%高溢价收购上海矿业100%股权。2022年,上海矿业贸易业务收入35.99亿元,同比增长304.46%,成为卧龙地产当时的“速效救心丸。”然而,短短三年,2024年上海矿业营收急速下降,不仅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4.2%,2024全年营收更是同比下降69.59%。为此,卧龙地产决定出售上海矿业,近日公告显示,拟出售上海卧龙矿业90%股权,彻底剥离矿产业务,正式启动卧龙地产跨界新能源之路。今年以来,卧龙地产频频出手收购新能源领域公司,延续一直以来的风风火火跨界作风,从“买买买”起步,将各类新能源标的资产收入囊中。2025年1月,卧龙地产以7.26亿元现金一次性购买的产业含盖电力、储能、氢能。收购对象包括浙江龙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21%股权、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80%股权、卧龙英耐德(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绍兴上虞舜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同时,还将收购卧龙持有的龙能电力1.69%股权。在卧龙地产收购的几家公司中,截至2024年9月30日,仅龙能电力实现净利润8944.44万元,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和舜丰电力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434.23万元、364.63万元和36.88万元。唯一盈利的龙能电力主营业务是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和光伏电站EPC,这家公司曾在2023年4月与2024年4月冲刺IPO,筹划在深交所主板与北交所独立上市,但均未遂愿。2025年1月5日,卧龙电驱发布公告,宣布基于目前市场状况以及龙能电力自身发展规划等因素考虑,终止龙能电力在北交所IPO。值得注意的是,“卧龙系”旗下目前拥有卧龙地产和卧龙电驱两家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陈建成和其女儿陈嫣妮通过卧龙控股间接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在卧龙地产和相关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被业内视为“卧龙系”的资产大腾挪。卧龙地产的收购对象主要来源于“兄弟公司”——卧龙电驱,两者的最终控股股东均是卧龙控股,这一番卧龙系内部资产的“转换”下,卧龙电驱将更专注于电机和驱控,卧龙地产则正式跨界新能源。去年卧龙方面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新成立的龙能电力及储能公司没有库存,产品组装完就能直接到客户现场。新能源市场的国内外需求都很旺盛,需要迅速把业务做大,尤其海外业务。卧龙地产,这家浙江的区域型老牌房企,在历经多年辗转跨界的尝试后,3月26日正式发布公告官宣“更名”,将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次的公告中,卧龙地产明确表达了向新能源转型的意愿,并将重点推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卧龙地产证券简称仍然保留地产,但与“地产”正渐行渐远。伴随着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卧龙地产从涉足游戏网络、矿业贸易到新能源领域,一直在寻找谋求转型之路。卧龙地产更名背后,是多年被地产“套牢”后的绝地求生,还是跨界新能源的转瞬流星,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3月份个人房贷利率保持低位 贷款规模较快增长
下一篇:凯德投资申报旗下首支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