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前瞻2025:中国房地产市场或现四大变化
2025-01-02 17:24:14 来源: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经过三年多的调整,2024年四季度,中国核心城市房地产成交量连续3个月回升,出现止跌回稳新趋势。2025年,这一向好势头能否持续,并向更多城市扩展?房价能否同步走稳?随着政策组合拳持续用力,今年楼市可能出现四大变化。  调控政策更加宽松  2024年年末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置于今年重点工作之首。住建部明确指出,2025年要把“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这意味着今年部分限制性政策将被逐步取消,购房门槛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当前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需求端政策均已降至历史最宽松水平。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下,2025年中国核心城市限制性购房政策有望继续优化,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或继续优化限购等政策;各地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亦有空间。  现房销售占比更大  过去20多年来,预售制一直在中国楼市销售方式中占据主导位置。未来,这一局面有望改变。现房销售或逐步代替预售制成为中国商品房销售的主流方式。  2024年,在中国商品住宅销售中,现房销售面积占比明显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商品住宅现房销售面积达1.91亿平方米,而同期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7.22亿平方米,占比升至约26.5%。据机构统计,这一比例较2023年全年高7.73个百分点,较2020年低点时高16.31个百分点。2024年,尽管商品住宅整体销售同比下降,但现房销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现房销售试点支持性政策不断加力,试点范围持续扩大,在土拍阶段就明确实行现房销售的地块占比将持续增加。克而瑞研究中心称,2024年以来,全国至少30个省市发布推进现房销售试点相关文件。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或将是住房预售和现房销售并存的时期。其中预售部分需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同时,政策会加大在供地、规划、报建、金融等方面对现房销售的政策支持。  更多热点城市房价或止跌  2024年,主要城市房价处于下行通道。不过随着预期改善,供需矛盾缓解,2025年部分热点一二线城市房价有望率先止跌回稳。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17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较2024年10月份增加10城;1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比2024年10月增加2个;热点城市房价率先回稳,当月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一二手房价格环比均回升。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其中,上海新房价格自2022年6月份以来环比持续正增长,截至去年11月份,环比已连续上涨30个月。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目前行业正在大踏步进入新的平衡周期。若稳市场政策能持续发力,成交规模持续趋稳,预计2025年下半年核心城市房价有望全面止跌趋稳。  “好房子”供应或明显放量  2024年以来,市场上涌现不少更划算的“好房子”。随着部分城市出台计容面积新规,一些新房以“赠送”阳台等方式提升得房率。相当于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买到使用面积更大的房子。  不少房企已在试水第四代住宅项目。中指研究院认为,2025年,地方支持“好房子”建设的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如供应更优质地块、优化容积率、减少配建等,给企业提供更大操作空间。根据中指近3万份调查数据,居民对“好房子”有诸多期待,如户型方面更加关注全明设计及灵活改造空间。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依然有较大需求,未来伴随着更多“好房子”进入市场,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上一篇: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热点城市成交量连创新高 “地王”再现 民企重燃拿地热情

下一篇:大悦城控股对组织架构再调整:区域公司由7个收缩至4个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