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房地产“止跌回稳”信号发出 专家预计四季度或有持续重磅加码政策
2024-12-27 11:17:22 来源:新商业市场
核心提示: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国网财经9月28日讯 近期,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此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态内容比较多,且首次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首次中央政治局对房地产市场行情做出的非常明确指示,“止跌回稳”信号发出,要求各地做好稳市场交易和价格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四季度各地或有非常持续的重磅加码政策,以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会议提到的“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转入调整阶段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工作做出的最新部署。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全国百城库存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7.0%,相比7月份18.5%的降幅有明显扩大。去化周期为25.2个月,目前已连续7个月超过两年的去化水平,压力较大。  严跃进分析,7月份以来各地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数据,尤其是8月份数据其实面临了新的压力。且各地普遍反馈市场需求存在断档的压力,进而造成市场面临下跌的风险。“止跌回稳”信号发出,非常及时。  会议还提及“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当前仍有限购政策的城市仅包括北上广深、天津和海南部分地区。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未来北上深的限购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广州等其他地区限购政策有望全面放开,北上深更大力度优化限购政策也有助于发挥大城市带动效应,提振市场信心。  预计近期一些城市在限购放松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方面会有积极的动作。严跃进指出,从限购放松的层面看,各地还存在要审核购房资格等操作,或者一些大城市设定了限购的政策。据此可以认为,十一长假后大家可以密切关注限购放松和取消的操作。  在王青看来,会议提及的“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意味着全国范围内剩余有限的限购政策将进一步较大幅度放松,乃至全面退出。  此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即将落地。  9月27日早晨,央行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  央行预计,这次降息还会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下调0.2到0.25个百分点。  王青则预计,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降幅会更大。这是当前“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所在。  严跃进预计,10月21日(周一),LPR或有下调20个基点的可能。据此从房贷成本测算,100万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的按揭贷款模式,其月供可以减少约120元,进一步降低购房方面的成本。尤其是结合“止跌回稳”政策,其对于提振住房消费,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住房消费会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此外,地产股近期也表现不错。尤其在昨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资本市场对此快速响应,地产股全线爆发。9月27日开盘截止10点钟,较多地产股涨幅超过了7%,充分说明本轮房地产利好政策多,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其对于地产股影响是积极的。(作者王晨曦)

上一篇:美国11月成屋销售量同比上涨6.1% 创三年来最大涨幅

下一篇:多地国资入场收购存量房 楼市去库存加速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