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调查:选择定居地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首要考虑因素
2024-04-03 18:52:36 本站
核心提示:
在很多年轻人眼中,成家要有自己的住房,能安身的地方才是家。居住友好是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安居的重要因素。青年在住房问题上有哪些期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2名35岁以下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感到住房压力大,且受访一线城市青年、受访男性青年压力相对更大。84.0%的受访青年表示,住房是选择定居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如果没有老人帮忙,仅凭小两口很难换新房  29岁的郑月岚和丈夫是北京人,婚后一直住在公婆名下的一套小两居内。前年两人有了孩子,房子明显不够住,就在顺义换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居室,“首付主要是两边老人出的,我俩负责装修和每月8000元的月供”。因两人平时上班忙,现在每月还得花5000元请一个阿姨帮忙带孩子。“每月的硬性支出就花掉了我们收入的大半,还不算日常开支和孩子学习玩乐的支出,存不下钱。”她坦言,如果没有老人帮忙,仅凭小两口很难换新房。  杨平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在武汉某人民检察院任职。他与室友合租住在武昌火车站附近的校友创新中心,每月房租几百元。他感到武汉房价相比大城市低很多,住房压力不是很大。“按武汉的房价,买房比租房划算。像武昌南湖这种房价偏贵的地段,每平方米大概一万多元,虽然父母在经济上不能提供太多支持,但以我的工资水平,再结合公积金政策,我还是有信心购置一处较为宜居的房产的。”  35岁的周柠和丈夫在北京上班,他们在老家有一套住房,一直想在北京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但按以前北京的“认房认贷”政策,他们购房算二套,首付压力大。2023年北京出台“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他们可以按首套房的标准购房,不仅首付压力小、贷款利率低,中介费也更便宜,比当初预算少花了100万元。“虽然还是要还不少房贷,但比预期少花了不少,压力减轻了。”  调查显示,78.4%的受访青年表示住房压力大,其中三成受访青年(30.7%)感到压力非常大。  交互分析发现,25-30岁受访青年住房压力最大(81.4%),其次是18-25岁(79.9%)。在不同居住情况上,租房的受访青年压力最大(83.4%),其次是与长辈同住的(81.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受访青年压力最大(80.4%)。受访男性(83.6%)在住房压力的感受上,明显高于受访女性(74.3%)。  “想到以后成家得面对住房问题,还是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念头”  江苏常州某公司法务袁杨毕业两年了。他坦言,房价是影响他选择定居城市的关键因素,也因此,在上海上学的他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发展。“虽然上海离我家乡不远,而且很繁华,发展机会多,但想到以后成家得面对住房问题,还是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念头。”袁杨说,女友是四川人,在居住上尤其注重舒适度,也支持他的这一选择。  杨平的情况和袁杨类似。杨平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他原本想留在北京,“但是房价实在太高,不管租房还是买房,压力都不小”。大学期间去武汉游学,让杨平改变了未来想要定居的城市,“武汉住房压力相对比较小,我也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后来我就决定报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如愿留在了这座城市”。  李莹莹在广州一家外企就职,和男友租了一间公寓。李莹莹看好广州的对外贸易,认为发展前景广阔,但谈及未来是否会在这里定居,李莹莹坦言,“不敢确定能否留下”。“要等过几年看看自己的经济实力如何,不能一直租房住。”李莹莹感觉,年薪起码再翻一倍,自己留在广州的底气才会更足。  调查中,84.0%的受访青年明确表示住房是自己选择定居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交互分析显示,在不同居住情况上,已有自住房的受访青年比例最高,为87.7%,其次是与长辈同住的受访青年(85.6%)。在不同生活城市上,一线城市受访青年的比例(88.3%)最高。受访男性青年的比例(85.6%)高于受访女性青年(82.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表示,市场经济下,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除了供不应求导致的房价过高,房价还受地价、建筑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税费、物价水平等其他因素影响。  赵秀池指出,房价是城市价值和公共资源优质程度的反映。“一二线城市房价偏高,意味着这些城市有相对更高的城市价值和更优质的公共资源。但要注意的是,房价过高会造成一些人买不起房,不利于实现‘住有所居’,不能更好地实现居民美好的住房梦,这对留住人才也是不利的。”  超七成受访青年关注售房政策  郑月岚介绍,换房除了靠老人帮衬,也借了公积金政策很大力。“我们是公积金贷和商业贷组合贷款,贷了150万元,贷款力度比较大。”  李莹莹目前最为关注的住房政策,一个是公积金政策,另一个是共有产权房政策。“虽然共有产权房的住房人不能拥有全部产权,但价格优势大,还能正常贷款和落户,可以减轻购房者的压力。”但她也感慨,这类政策主要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像她这种收入不是很低,但家里没法给予太多购房支持的青年难免有些“尴尬”,“希望在年轻人购房上再多一些普惠性政策”。  刘东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就职,他之前一直关注保障性租赁房的申请。“我们家符合申请条件,但要等名额。虽然价格算下来不比自己租房便宜多少,但胜在管理可靠。”他希望这类房源能在价格上进一步作出调整,并适当增加名额。  哪些住房政策受青年关注?调查显示,73.5%的受访青年关注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等售房政策,49.1%的受访青年关注公积金政策,46.5%的受访青年关注租房补贴政策,41.5%的受访青年关注公租房、廉租房等实物配租类政策,仅3.3%的受访青年表示都不关注。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已有自住房的占32.7%,与长辈同住的占37.2%,租房的占21.2%,住宿舍的占8.2%,居无定所的占0.7%。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4%,二线城市的占42.3%,三四线城市的占25.3%,其他的占3.0%。男性占44.2%,女性占55.8%。18-25岁的占25.0%,25-30岁的占50.0%,30-35岁的占25.0%。  (潘泽强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月岚、杨平、刘东、李莹莹为化名)  实现居住友好,青年有哪些期待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房子是绕不开的话题。城市想要吸引年轻人、留下年轻人、成就年轻人,实现居住友好是重要一方面。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2名35岁以下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实现城市居住友好,57.5%的受访青年希望房价进一步得到控制,53.8%的受访青年期待增加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  “希望未来从‘无房一族’到‘有房一族’不再是一件难事”  袁杨在江苏常州一家公司担任法务,他感到,近几年国家房价调控的力度很大,房价一路高涨成为了过去式。他一直关注的南京几个小区的二手房房价整体下跌了不少。  在广州从事金融工作的李莹莹毕业两年多了,和男友租住在一间公寓,两人月总收入大概5万元。虽然这个数字在同龄人中已不算低了,但李莹莹坦言,相比广州珠江新城的房价,“仍是杯水车薪”。“我们俩现在在买房这件事上都不太积极。”她介绍,在广州珠江新城这类的核心经济圈,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得要500万元。“这对职场新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李莹莹和男友现在把每月余下的资金主要用于投资理财产品,以此来积累二人未来小家的启动资金。“这几年房价稳中有落,给我们这些刚毕业无家庭支持、无积蓄的大城市新人带来了信心。希望未来实现从‘无房一族’到‘有房一族’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平平常常、顺其自然的事。”  北京的郑月岚和丈夫刚结婚时居住在公婆名下的一套小两居内,有了宝宝后就换了一套三居室。她说,自己是近几年房价调控的受益者,但仍希望房价能进一步降低。“像我们家,如果不是有双方父母的支持,光靠我们夫妻,想买房真是太难了。这是目前挡在广大青年面前的一大难题,刚工作时基本不能独立负担,买房需要至少两代人的努力。”  实现城市居住友好,青年有哪些期待?57.5%的受访青年希望房价进一步得到控制。  53.8%受访青年期待增加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  郑月岚说,她们置换的这套三居室是二手房。虽然房子宽敞了,但是很多老旧小区的问题随之而来:下水管道堵、隔音效果差、物业管理水平低、楼房外观凌乱……现在,郑月岚特别期待能够加快老旧小区的改造,包括公共卫生、自然环境、水、电、暖气等方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指出,现在老旧小区改造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些老旧小区的设施、环境越来越好,但有些设施的改造,可能会增加一些居民的生活成本,在实际中需要灵活处理。“比如加装电梯,因为一层居民不需要电梯,往往难达成一致意见,可能得通过置换房屋,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还有小区绿化可以不用千篇一律地都种草,因为维护成本高,可以多种树等植物,不仅起到绿化的作用,还能节约成本。”  袁杨希望未来能增加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和供给。他对记者说,自己有关注南京市人口流动的相关报道和资料。“南京流动人口非常多,已超375万人,来自省外的流动人口占60%以上,其中不少是中低收入人群。目前公租房的房源还很难满足需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人的住房问题。”  此外,袁杨还期待能够提高公积金的贷款额度。他表示,虽然目前已上调了公积金的贷款额度,也一定程度减轻了买房压力,但对于他这样比较年轻就有结婚打算的青年来讲,没有家庭的支持,很难筹备婚房。  郑月岚也希望能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之前一直以为北京公积金能贷120万元,买房时才知道公积金贷款和工作年限挂钩,刚工作的年轻人公积金贷款额度并不高,想买房还得靠商业贷款,但利息太高”。  数据显示,53.8%的受访青年期待增加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53.6%的受访青年建议增大公积金支持力度,其他还有:老旧小区改造(39.7%),下调房贷利率(37.5%),规范房屋中介行为(35.1%),住房政策覆盖更多人群(24.6%)。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已有自住房的占32.7%,与长辈同住的占37.2%,租房的占21.2%,住宿舍的占8.2%,居无定所的占0.7%。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4%,二线城市的占42.3%,三四线城市的占25.3%,其他的占3.0%。男性占44.2%,女性占55.8%。18-25岁的占25.0%,25-30岁的占50.0%,30-35岁的占25.0%。  (潘泽强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月岚、杨平、李莹莹为化名)

上一篇:北京取消“离婚限购” 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或进一步优化

下一篇:卓越商企服务李晓平:公司一直在研究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