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中装建设因账户被冻结戴帽 流动性紧张下现金流“恶性循环”何解? 2月24日,中装建设公告在2月26日开市时起停牌一天,于2月27日开市时起复牌,复牌后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中装建设”变更为了“ST中装(维权)”。主要原因为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寄送的民事裁定书,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申请冻结包含公司银行基本户在内的5个银行账户共计55,662,143.94元,而公司累计被冻结的金额也达到了138,657,853.34元,累计占公告时公司货币资金余额426,363,558.65元的32.52%。 根据定期报告等公开信息,公司对于自身的描述为,以建筑装饰主业为依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上下游进行产业链延展创新,融合幕墙、智能、机电、园林、物业管理、新能源、IDC 等业务为一体的城乡建设综合服务提供商。分行业来看的话,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业、物业管理及服务。 今日公司股票和债券复牌后,股价和债券价格分别下滑5%和20%。 归母净利润预计由盈转亏 降幅预计达4544.76%-5433.71% 1月底,公司公告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归母净利润预计将介于-5亿元至-6亿元,较前一年同期的1124.92万元,降幅达到了4544.76%-5433.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将介于4.35亿元至5.35亿元,较前一年亏损431.35万元,亏损扩大超4亿元。 公司对于业绩亏损的解释,总计下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新增订单减少,毛利率下滑;部分在建工程因手续不完备暂时停工,计提减值准备;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处置低效子公司所确认的损失。 通过公司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可知,2023年未经审计的销售毛利率预计约为5%,较2021年的14.66%和2022年的12.82%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 根据公司的描述,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得大量同行业企业进入公司主战场之一的公装市场,竞争加剧,供需关系也让项目价格走低;同时结算过程中,为加快回款,公司被动接受了部分项目的审计结算金额减少;工期延长、成本上涨等也存在影响。 在地产行业还未完全回暖的情况下,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在手资金和流动性,公司加速回款进度将损失部分应收账款和现金流,而伴随着营收、毛利的下滑,流动性又有相当可能受到进一步挤兑,所以下一步是开发第二曲线还是其他方式来改善有待市场验证。 冻结资金使流动性“雪上加霜” 是否会有连锁反应? 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为7.442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12.557亿元和0.656亿元,以两者合计来估算短期有息负债,合计为13.213亿元。在不考虑被冻结的资金和资金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受限部分的情况下,公司的在手资金与经估算的短期有息负债之间的缺口就已经达到5.771亿元;如果将此次披露的累计冻结金额考虑在内的情况下,这一缺口将再次扩大。 而这还没有算上公司的经营负债, 9月末公司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余额为2.02亿元和10.41亿元,合计为12.43亿元。根据中期报告,应付账款中主要包括材料款、劳务费、工程及设备款、物业和水电等。 如果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整体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则为-5.93亿元。2022年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为净流出,金额为4.50亿元。而现金流的净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基于以上所述,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存在被冻结的情况下,对于存续债权,是否会引起金融机构和供应商等债权人的担忧情绪,以及是否会触发其他债权债务合同中可能存在的保障条款等,例如提前还贷、提前支付货款;对于后续经营,需要考量公司未来融资、供应商的议价和信用条款等方面。类似的“连锁反应”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待观察。 定期报告信披中疑似存在“文不对题” 在2023年半年报的“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针对“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公司使用了如下图的一段话,其中似乎并未体现出风险。而通过对比2022年年报发现,这一段文字与年报中该板块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高度相似。那么,究竟是公司认为这就是对风险的一种表述形式,亦或是信披上存在疏忽存疑。 实际上,公司在2023年已多次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监管函,涉及信披不及时、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相关方面;在2023年底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等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相关情况后续将持续关注。
上一篇:贵阳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贷款到期日可延至申请人法定退休时间后5年
下一篇:云南普洱: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再按首套房和二套房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