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房产综合
碧桂园地产集团孙公司偷税5540万被罚5540万
2024-01-10 18:31:28 本站
核心提示:
长江商报:碧桂园地产集团孙公司偷税5540万被罚5540万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在国家持续加强税收监管、加大严惩力度之下,却依然有人心存侥幸以身试法,最终自食恶果。近日,碧桂园地产集团旗下淄博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被国家税务总局淄博市税务局稽查局予以重金处罚。行政处罚内容显示,对该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税款942.3万余元,企业所得税税款4391.1万余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款65.9万余元,应缴回多取得的留抵退税款141万余元,税务局决定对其处以上述税款1倍罚款,罚款金额5540.5万元。偷逃的税费必须一分不差全额补齐,还得缴纳同等金额罚款,企业形象也因此大受损害,偷税公司此举可谓得不偿失。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企业在税收方面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避免因为违规而受到处罚,影响企业形象和经营发展。同时,也呼吁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对税收管理的重视,规范财务行为,遵纪守法经营。一年两家孙公司偷税被罚天眼查显示,淄博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淄博碧桂园”)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薛令奎,所属集团为碧桂园碧家国际社区。其担任法定代表人、高管的企业分别为88家、87家,其中90%以上企业涉及房地产行业,所属区域全部位于山东省。从处罚事由来看,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方面,淄博碧桂园存在进项税额未按规定足额转出、预收账款未及时确认收入、多取得留抵退税款等问题;企业所得税方面,存在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多列成本、预收账款未确认收入、平台费用不得扣除等问题。故执法机构于2023年12月15日作出上述处罚决定。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风险信息显示,淄博碧桂园因未按时公示年报,于2023年7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从股权结构来看,淄博碧桂园由章丘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为薛令帅,其也是淄博碧桂园的监事。公开资料显示,碧桂园于2013年进军山东淄博,在当地曾先后推出翡翠城、翡翠世家、翡丽公馆、翡丽湖樾、中房天玺、凤凰星著等多个楼盘。2023年前10月,碧桂园山东区域10城共交付超1.3万套房屋。股权穿透显示,章丘碧桂园为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为碧桂园关联公司,其董事长、实控人为杨惠妍。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8月,碧桂园地产集团另一家孙公司因偷税被罚。行政处罚显示,西安沣东新城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少缴税款29.7万元,被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作出50%处罚,罚款金额14.8万元。据天眼查,该公司控股股东为重庆市垫江县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同为碧桂园地产集团全资子公司。据了解,自2023年被曝陷入债务困境以来,碧桂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此次碧桂园地产集团旗下公司被曝偷税事件一出,再度引发社会热议。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近期发表的新年致辞中指出,碧桂园在2023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年累计交付房屋超60万套,交付量在行业中遥遥领先。2024年对公司和整个行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将在积极保交付、保经营、保信用的同时,努力把握新机遇、走出新模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税收监管“抓大也不放小”当前,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市场低迷和融资困难的双重挑战。不可否认碧桂园等企业在经济增长、保交楼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绩,但也绝不能容忍其存在偷税、漏税、骗税等违法行为。逃税行为不仅对国家财政造成了损失,还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近年来,时有一些知名企业、娱乐明星、网络主播偷逃税事件被曝光。例如2021年,SOHO中国旗下北京建华置地有限公司因偷税被重罚7.09亿元;2022年,演员邓伦逃税被罚1.06亿元后告别娱乐圈;2023年,陈志朋、袁冰妍、宋祖儿、蒋依依等多名艺人被曝偷税。此外,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网红主播偷逃税行为也频繁出现。如2021年,薇娅偷逃税被罚13.41亿元;2023年,公开曝光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达7起。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税务部门曝光的涉税案件超过130起,包括网络主播偷逃税、涉事企业虚开发票、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出口退税、涉事个人没有据实办理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等,进一步释放对涉税违法行为持续严打的强烈信号。值得关注的是,自2022年开始,税务部门公布的自然人涉税被查处案件均是以实名曝光的方式,力度明显大于以往的隐名曝光。依法纳税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更是公众人物应尽的社会职责。无论名气大小、流量高低、金额多少,只要逾越法律界限都受到了处罚,彰显了税务部门持续打击相关领域偷逃税行为的高压态势。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是离不开法治公平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实施了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依托精准分析,在加强税收监管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一手抓持续优化税费服务的同时,一手抓严厉打击恶意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专家指出,一系列涉税典型案件的曝光,体现出税务部门针对各种类型的偷逃税行为开展全方位精确化打击和规范化治理,规范税收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无论经营主体还是自然人纳税人,都应诚信纳税,否则将自食其果。

上一篇:保障房建设重在可持续

下一篇:湖南娄底:无房家庭租赁住房一年最多可提取公积金18000元

热点图文
香港私人住宅租金连升两个月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
越秀地产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202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
【海南楼市经历五年“全域限购”企稳复苏 “···
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
数字智造:华澳信托的房地产大败局:资产不···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