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讯 中国贸促会于4月28日在中国贸促会礼堂组织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第三届链博会最新筹备进展和亮点、中国贸促会出台多项稳外贸支持政策举措、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即将举办等。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
欢迎大家参加中国贸促会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我是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首先,我向大家通报3条信息。
第一条信息,发布2025年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从综合指数看,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9.9%,环比下降2%。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欧盟和南非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1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轻工、运输设备、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行业是引发经贸摩擦的主要领域。
从分项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47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12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30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28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98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居首。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52,处于高位,较上月上升17个点。当月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22.8%,环比上升13.9%。电子、轻工、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纺织和化工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已成为扰动全球经贸摩擦指数的最大变数。美国所实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8个月居首;发布关税、管制和制裁等单边限制措施数量最多,连续两个月居首;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也一直排名首位。美方发布国家安全备忘录,启动进口铜232调查,提高铝232进口关税,重新征收部分钢铁产品232进口关税,进一步推行“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发布所谓“对等关税”总统备忘录,将美国规则、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全球发展之上,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也严重干扰了各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各国人民生活消费。
第二条信息,发布第一季度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
2025年1至3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178.05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4.91%,反映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平稳开局。
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818.36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99.49万份,同比增长1.82%。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2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5.53%;签证份数共计62.17万份,同比增长42.67%。
2025年1至3月,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5%;签证份数共计69160份,同比增长27.03%。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复杂严峻外部形势情况下,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包括RCEP在内的各项自贸协定,积极开拓多元市场,扩大与各方的经贸合作与互利共赢。
第三条信息,发布《欧盟营商环境报告》和《澳大利亚营商环境报告》。
中国贸促会已连续7年发布欧盟营商环境报告,今年在调研300余家在欧中资企业基础上,编制完成《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24》。
《报告》显示,未来中欧有三个领域合作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中欧绿色经济合作方面,过半数受访中资企业认为对欧绿色合作机遇大于挑战。二是中欧数字经济合作方面,超半数受访中资企业期盼双方加强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互补关系。三是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多家欧方企业希与中国企业一道,在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拓展合作,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我们通过专家访谈、企业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调研在澳投资经营中资企业,编制完成《澳大利亚营商环境报告2024》。《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访中资企业对澳大利亚营商环境评价积极,并将继续维持或扩大与澳大利亚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受访中资企业重点关注澳大利亚数字、绿色经济发展领域。在数字经济领域,中 澳企业正在电商销售、仓储物流、电子支付等方面积极探索合作路径,超七成(72.1%)受访中资企业对澳大利亚数字经济环境给予正面评价。在绿色经济领域,中资企业加大在澳大利亚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制造及销售、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超八成(80.9%)受访中资企业对澳大利亚绿色经济环境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