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市场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汽车行情
消费市场
公司前沿
财经宏观
房产综合
产经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宏观
筹谋上市十七载,东莞银行“赶考”途中业绩倒退
2025-04-28 03:46:13 新商业市场讯

处于A股IPO冲刺期的东莞银行未能交出业绩稳健“答卷”。4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东莞银行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受市场变化、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该行营收、归母净利双双下滑,一改此前三年正增长的势头。这家总部位于广东省的银行,筹谋A股IPO已有十七载,期间因未完成预披露、财务资料过期经历了多次中断和重启,至今仍在上市门外徘徊。如今,业绩的倒退或将为东莞银行上市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营收净利负增长

近日,东莞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受市场变化、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1.97亿元,同比减少3.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8亿元,同比减少8.1%。

这一业绩表现一改此前三年营收净利正增长的局面。2021—2023年,东莞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11亿元、102.79亿元、105.87亿元,归母净利润33.16亿元、38.33亿元、40.67亿元。

从营收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的收缩成为东莞银行2024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东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14.57%至71.19亿元。与此同时,受代理保险等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的影响,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减少11.91%至7.37亿元。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等非息收入的增长,减缓了东莞银行业绩下行的幅度。2024年,得益于债券市场的利好行情,东莞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5.95%至20.86亿元,作为“账面财富”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更是由亏转盈,同比大增522.51%至2.33亿元。

对于2024年东莞银行业绩整体下滑的原因,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东莞银行地处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该行业绩下滑一方面受当地制造业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市场利率下行,银行从贷款中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少,影响了整体的盈利水平。而业绩的下滑预计会对东莞银行冲刺IPO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筹谋已久仍未冲关

这家地处广东省的城商行筹谋A股上市已有十七载,早在2008年3月东莞银行就已开启A股上市之路,不过,却在2014年因未完成预披露而被终止审查,在此之前还曾有赴港上市消息传出。

直至2018年,东莞银行重启A股上市进程,并于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后,IPO审核如期过渡至深交所。但因财务资料过期,该行IPO已三度中止审核。截至今年3月31日,东莞银行因“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再度处于中止期。而与东莞银行一同参与IPO长跑的广州银行却已于1月17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东莞银行的上市进程可谓一波三折”,王红英指出,一是受股权结构复杂性的影响,二是该行曾遭遇了多次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这反映了其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而业绩的波动也可能让其在IPO冲刺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审查,增加了通过监管审批的难度。

在IPO筹备进程中,东莞银行因股权过于分散受到关注。截至2024年末,东莞银行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共有股东5190户,其中,自然人股东就有5111户,未亲自或委托他人办理确权手续的自然人股东共计102户;前十大股东中持股超过5%的股东仅有一位,即持股21.26%的东莞市财政局。而在今年1月,东莞市莞城福好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受让东莞市鸿中投资有限公司所持该行约1.05亿股股份,使得该行国有股份比例由37.52%增至42%。

王红英认为,国有股份的增加意味着有更强的政府支持和信誉背书,东莞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将更加稳健,这对于提升东莞银行在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增强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仍需探索新的业务可能

位居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银行在业绩受困之际,也面临着新机遇。去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关于支持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及,支持东莞银行在香港设立子行。

2024年10月,东莞银行全资附属公司莞银国际在香港注册成立,截至目前,莞银国际已更名为东莞银行(国际)。东莞银行(国际)官网显示,该行将聚焦香港本地市场,并协助香港客户扩展业务至大湾区,具有零售银行、企业银行两大业务板块,目前尚在开业筹备中,相关业务即将开业。

在东莞银行(国际)之前,2021年东莞银行已设立首家境外分行,即东莞银行香港分行,目前主要致力于拓展企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账户结算、银团贷款、双边贷款以及贸易融资等。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围绕客户跨境服务需求,东莞银行联动香港分行,报告期末,实现新增跨境联动投放量46.01亿元。

“东莞银行香港分行已于2021年开业,而东莞银行(国际)在2024年10月获得香港银行牌照,这表明香港子行的筹备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助于立足国际金融中心拓展国际业务,更好地服务大湾区企业。”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广东省出台“金融80条”,包括支持跨境贷款、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这为东莞银行在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措施。同时,大湾区的金融开放政策,如跨境资金池试点、QFLP等,为东莞银行提供了更多业务机会。

东莞银行表示,依托香港分行、香港子行在港机构,该行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建设和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通过充分发挥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比较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湾区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除在港业务拓展外,立足广东省,王红英认为,东莞银行应针对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需求,提升对科技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初创期的资金支持、成长期的融资解决方案以及成熟期的咨询等,同时还需强化风险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信贷画像和全流程风险管理,提高资产治理。此外,还可以结合投贷联动等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关于业绩表现及IPO进展,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采访东莞银行,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上一篇: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 支持黄淮海等地抗旱保春播

下一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热点图文
如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
五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推动金···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深入学···
央行: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同盾科技涉被指侵犯公民个人信···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张明江 见习记者朱···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
8月1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

新商业市场 @ 2021-2025 联系邮箱
鲁ICP备19041302号-1 鲁公网安备 11010100004000号 用户服务 协议隐私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新商业市场”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